尖沙咀星光大道關閉數年進行翻新工程,這個戶外展覽終在一月以全新面貌開幕,巨星掌印和銅像都配備二維碼,遊客只需使用手機一掃,便可瀏覽巨星簡介、重溫電影短片,更可透過擴增實境與巨星和卡通人物互動和合照。
博物館和常設展覽的營運成本高昂。對收費場館而言,提升人流是維持收入的關鍵。香港不少博物館都逐漸加入科技元素吸引參觀人士與展品互動。若博物館能更廣泛應用科技,讓大眾透過不同方式接觸博物館資源,並將參觀體驗變得個人化,博物館便能進一步提升吸引力;而當大眾對展示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了解,便有效發揮博物館在推動文化方面的功能。
國外有不少應用科技增強博物館體驗的好例子:參觀美國紐約州的國家喜劇中心時,參觀人士會在入場處回答幾個有關個性和喜好的問題,包括感興趣的電視、電影和網站內容,只需短短三分鐘內便可建立專屬的「幽默感檔案」。然後,參觀人士可戴上存有檔案資料的手帶進場,透過無線射頻技術,館內展品可讀取手帶上的數據,按照訪客的幽默感展示不同內容。
澳洲博物館亦運用科技,讓廣大群眾參與該館的公民科研及保育項目,群眾可使用指定手機應用程式從坊間收集數據,並上傳至線上資料庫。這項群策群力的行動不僅方便科學家進行科研工作,經分析整理的數據結果也會上傳至網站,讓公眾共享成果。
隨着高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和迅速發展,群眾的參與方式、學習知識和與資訊互動的模式將會更多元化。博物館和展覽勢將投入科技浪潮,創造更多新穎獨特、度身訂做的參觀體驗。